“局中局”揭翡翠原石大案真相 一名喜爱收藏奇石的商人,花200万巨资买下的“翡翠原石”,结果却发现是普通石头,在其中做手脚的竟然是海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冯所标。一方是权威专家,一方是普通石友,专家是如何骗人的?受骗者又是如何发现真相并追回损失的?这背后是一个“局中局”。
玉石专家欺骗石友
2006年7月下旬的一天,海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冯所标委托云南省瑞丽市一位专门搞玉石买卖的中间人徐国刚,帮忙从云南购买了一块82.25公斤重的“翡翠原石”,而后交给了做玉石生意的符气壮,并告诉他:这可是托云南朋友弄来的“翡翠原石”,交易时开价至少200万元。
近年来,随着翡翠收藏市场的快速发展,色艳质美的收藏级翡翠异军突起,价格上涨迅速。符气壮很快将云南“翡翠原石”的消息告诉了收藏爱好者张某。张某见到“翡翠原石”十分喜欢,只是觉得价格有点偏高。这时,符气壮开口了:“黄金有价,玉无价。老兄要是喜欢,就不要在价格上争高低啦!”最后,张某同意购买。
张某是玉石的爱好者,近年来,他做生意发家。有了钱后,他追求高雅,经常与一些玉石爱好者一起外出淘石。
交易前,他们特意请来具有玉石鉴定经验的冯所标对那块“翡翠原石”进行了鉴别。当时,冯所标很认真地抚弄了一阵原石后,便用极其严肃的口气肯定地说:这块石岩是翡翠原石!
2006年7月24日,张某与符气壮商定以180万元的价格成交。这笔钱款中,有120万元落入冯所标的腰包。
发现上当无奈报警
买到“翡翠原石”后,张某爱不释手,经常守在“翡翠原石”旁反复端详。但是,张某越看越觉得这块“翡翠原石”无论从石质、条纹、色彩等方面看,都与以往购买的原石有很大不同。
有道是,白玉、绿翡、紫罗兰。但既然是翡翠原石,为何不是绿色的呢?张某虽说不懂玉石鉴别,可这方面的知识还是略知一二的。
一连几天,张某总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郁闷。他思忖再三,只好请来地质部门的专家进行鉴定。经鉴定,结论为:所谓的“翡翠原石”,其实是一块钠长透闪石岩,根本不属于玉石类。
拿到这样的鉴定结论后,张某还是不相信,他原先请的鉴定师冯所标系海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对玉石十分在行,也是玉石方面的专家,况且两人还是朋友,怎么会骗他?于是,他对地质部门的鉴定不敢肯定,专门飞到北京请更有发言权的专家进行鉴定。经鉴定,答案与地质部门鉴定结果一致。
这时张某才恍然大悟,痛心不已。思前想后,他选择了报案。然而,玉石交易,双方自愿,通常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张某手中没有任何凭据,接到报案的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办案民警对此也无从下手。
将计就计继续买假
见警方因自己没有证据无法立案,张某也非常郁闷。思前想后多日,他又心生一计,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天,张某找到符气壮说:“我上次买的那块翡翠原石,谁看了都说好。那块翡翠原石买值了,将来只要出手肯定能赚上几十万元。老兄以后再有这样的好事,别忘了告诉我,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符气壮很快便将张某还想买翡翠原石的消息告诉了冯所标。冯所标听后大喜。但很快,他又警觉起来,因为上次交易之后,他曾经听到一些圈内人议论,说张某对那块翡翠原石有怀疑,还报过案……张某真的还想买翡翠原石吗?冯所标决定先拖一拖。
此后,张某仍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数次打电话给符气壮询问有无新的翡翠原石到货。符气壮赶紧将这些信息反馈给了冯所标。冯所标闻听,尽管还有所怀疑,但禁不住金钱的诱惑,于是又拨通了云南省有关造假者的电话,让赶紧再弄两块钠长透闪石岩到海口来。
2006年9月22日,冯所标、符气壮和张某再次约定看货。张某发现这次的“翡翠原石”跟上次的假货一样后,暗自高兴,要求次日交易。张某离开后即直接到海口市龙华公安分局报案,警方随后做了周密部署。次日,民警突现交易现场,并当场请来鉴定专家,揭穿了冯所标等人的骗局,随后将其拘捕。
所谓专家原是惯犯
2007年1月8日,此案经警方侦查终结,移送海口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经过缜密审查,办案检察官发现冯所标尚有余罪未查,即他曾在海南省三亚市销售过假古董,而且受骗方要求冯所标等人退还诈骗的150万元钱款未果。
警方还查明,冯所标还曾经在1983年因犯奸淫幼女罪、诈骗罪被原文昌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刑满出狱后,对文物、宝石鉴定有一定研究的他,经过多年奋斗,案发前担任海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海口市人民检察院认为,冯所标以仿制的古瓷骗取他人150万元,利用受邀鉴定玉石的便利以假充真骗取他人180万元等行为,涉嫌诈骗罪,遂向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07年7月11日和2008年6月20日,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但因本案案情重大、复杂,没有当庭作出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