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花絮
北京,前门23号。坐在法餐厅里,看着草坪上如仙境般缥缈的喷泉,你能听见章子怡清脆的笑声,从楼下露台的拍摄场地传来。
一切都像一部电影,或一场梦。她完成了一部又一部电影,不断给我们制造梦境。同时,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光速一样前进。
一年前的汶川地震,章子怡在好莱坞四处奔走,募集善款,以自己的影响力为灾区做着她的贡献,她为以“章子怡”命名的基金会而自豪。而在电影方面,暑期档的《非常完美》,由于她做制片人的原因,影片还没出来,就已经卖得不错了。
在卓越背后,章子怡失去的和得到的同样显著:普通人可以带着小侄女去海洋公园玩,陪妈妈去菜市场,她都做不到。有次驱车路过北京某大学旁热闹的小吃街,章子怡说自己特别想停下来,和家人一起坐在人潮汹涌的街头吃小吃,但是不行。
她的形象越来越真实,对感情和婚姻的态度,和我们身边某个患得患失的女朋友一模一样--渴望家庭和孩子,可是有时候,真的惧怕走进围城。
我像照顾小孩一样拍电影
章子怡从进门起就不断提及《非常完美》,这个夏天,她不遗余力推出自己首次尝试做制片人的爱情喜剧:在戛纳当评委不忘宣传卖片;拍摄这天不断打电话,落实剧组大大小小的事情。但意想不到的是,她做制片人,纯属误打误撞。
“导演那时没投资,我就说,我来试试,筹钱可能会快一点。”章子怡说。尽管在各种场合越来越有国际风范,私下里,她还是那个一提到电影就眼睛发亮的女孩,“当时我看这个白纸黑字的剧本就能看出色彩来!”
ELLE:《非常完美》让你有怎样的变化? 在我们眼中,你好像越来越多流露出小女孩的一面?
章子怡:大家知道我能演一些角色,像《2046》、《英雄》,那种非常强烈的性格,但没看过喜感、现代、都市的我。我敢说,(饰演的)苏菲身上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我自己的状态。生活中,我吃饭、穿衣、和朋友一起,基本上就这样。很多事情仿佛天时地利人和,我碰到这个导演和剧本,就有了冲动!
ELLE: 各路明星来演这部喜剧,各种人要听你的指挥,以前你只要负责自己的演技,现在,你需要负责的更多。
章子怡: 我做演员的经验告诉我,如果有一天做了制片人,会首先把演员照顾好。比如我可以12个小时一直拍戏,但如果你把我放在现场耗着,等很长时间,是很不尊重演 员的做法。所以我和现场制片说,尽量别让演员等,让他们休息好。另外,拍摄中预算超支的问题,也挺头疼的,有些没必要的镜头就要和导演商量怎么控制。还 有,技术上的问题,以前我都不会在意,但这回就要过问得多了。
ELLE: 一个女人的天真和世故,是否能同在? 比如说,做演员可以天真,单纯演好角色就行;但制片人要管大大小小的事,要有非常世故的心态。当天真和世故打架的时候,你怎么办?
章子怡: 一开始我不让别人透露我是制片人。我不喜欢在现场婆婆妈妈什么都管,只是觉得,能够帮这个电影的忙就好。没觉得天真和世故在打架,我的注意力还是在戏上 面。这是我第一次拍喜剧,压力挺大的,但没有谁能帮你化解或分担。电影出来,让人物好看、可信、故事好,就会将压力都忘记。
ELLE: 其他演员是否给了你惊喜?
章子怡: 当然,比如范冰冰。拍第一场戏时,我们都有一样的镜头,就是想象中的我变成一个屠夫,疯狂地砍她,她也一样。我们想各自的造型,特别好玩--同样的景别, 同样的画面,两个不一样的演员!她让我惊喜,很有素质,连在造型上都很用心,虽然这个角色对她来说也不大。我能看出一个演员是否用心、投入,是否热爱她的角色。
ELLE: 这么说来和你还有些相似,你每次演戏,钻研角色都很用心。
章子怡: 我觉得这是对的。拍电影不是我的工作,是我的事业,我的热爱。我会像照顾一个小孩一样拍电影。
ELLE: 关键是,你现在可以有所选择,不必为金钱或知名度去拍戏了。
章子怡: 我从来都没有过。我14岁开始自己赚钱,16岁就去拍广告,最开始的一份工钱是140块钱,那时我一个星期才10块零花钱,哇,一下子觉得太富有了,于是 我请同学吃饭。我对钱一向没什么概念,也不会违背自己的心,比如说这个戏给我很多钱,但我不喜欢,没感觉,连过电的瞬间都没有,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