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珠宝设计之中国味

日期:2009/07/24 来源:编辑:vivian
文章TAG:

中国珠宝设计从无到有,到拥有中国味道,花了整整10年时间。

十年前,廖创宾拿出一笔钱冠名了第一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奖赛时,心里也不是很有底。那时,中国珠宝行业尚谈不上“设计”,基本处于“天下珠宝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状态,原创设计寥寥。

作为一家纯粹的珠宝零售商,潮宏基尽管在2000年前已经在全国发展了100家直营店,但在设计上却与大多数零售企业一样,没有自己的设计队伍,得向制造企业买版。从父亲手中接过权杖的廖创宾,希望能做大刀阔斧的改变,冠名珠宝首饰设计大赛正是他不顾老一辈创业者的反对而坚持做的事情,冀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潮宏基的设计能力。

十年间,珠宝行业历经中国消费者的太多变化:结婚前的年轻人都在挑选钻戒,30、40还是50分似乎决定着将来的幸福;黄金的价格一涨再涨,但金饰的销售却形势大好;铂金不再那么受追捧,K金、玫瑰金崛起成为新的时尚。而最为重要的是,无论哪种珠宝首饰热销,“设计”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的首要因素。如今,没有设计实力的品牌就没有市场说服力。

回想起自己十年前的那个决定,廖创宾很庆幸自己先走了一步。

从制造到设计

2004年,欧洲首饰流行“重组”概念,即用多种材料如黄金、铂金、不绣钢、银和钛合金等等进行重组与设计,甚至为了满足设计要求而启用各种原本已被废弃的材料。当一只零售价为40英镑的钛合金男款戒指在欧洲市场大行其道的时候,中国珠宝行业的重心和焦点尚在制造而非设计上。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也正是依托着规模庞大的珠宝首饰制造产品发展起来的,在一定时间内将重点放在‘制造’上也是必然,这种态势在2000年到2004年表现得尤其明显”。据《中国宝石》2004年第二期的报道:“那时,珠宝零售企业都是向制造企业买版,即款式受制于工厂。可以想见,市面上销售的珠宝有很多是来自同一个制造工厂的‘版’,集中在珠三角的珠宝制造工厂掌控着全国的珠宝设计,款式单调又重复。”

不过,市场不会等着中国设计出位。恰是在这几年,中国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消费的增长亦步亦趋。根据商务部的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铂金消费国,当年中国的铂金消费量超过了世界铂金总产量的一半;同年,中国还是世界第四大黄金消费国和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和翡翠消费市场。2003年和2004年,中国的黄金和珠宝饰品销售额分别增长了11.7%和27.5%。

随着行业规模的膨胀,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企业也得以迅速发展,企业规模、首饰制造工艺得到了提升,而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经营成本也在增加。Swatch、Gucci、FolliFollie等等国外知名珠宝品牌逐渐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内地的珠宝行业施加了更多压力。

正是为了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一些有远见的国内珠宝企业开始试图脱离制造为企业带来的问题,如潮宏基总裁廖创宾所做的,不再满足于做个纯粹的零售商,而是开始涉足首饰的加工制造领域,在设计加工工艺方面寻求突破。1998年,廖创宾找到了《中国宝石》杂志社,与正想举办首饰设计大奖赛的杂志领导不谋而合。通过这次大奖赛,有不少好的原创设计与设计人才浮出水面,潮宏基借助这次大奖赛,开发了不少新的首饰设计款式。

这之后,更多的珠宝首饰不再局限于首饰制造企业,逐渐改变了款式同质化的局面。更多地人开始关注原创设计,大专院校逐渐开设首饰设计专业的课程,如中国地质大学成立了珠宝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的首饰设计专业等等;企业也开始着手招聘设计人才,潮宏基成立了设计部门,并高薪从香港请来了设计师。



分享 |
发表评论
条评论 | 我要评论 | 进入论坛

资讯TOP5
互动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