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扣流行风:
提高品位彰显个性
按照欧洲人的解释,袖扣最早是上流社会男子的浪漫饰品,然后发展为新老绅士的品位标签。然而,随着观念的多元化,西方男士的着装不如以前讲究,就连盛产绅士的欧洲,很多男士在穿着正式西装的场所也不穿着佩戴袖扣的专用衬衫。虽然如此,他们不少人仍会拥有一两对袖扣,以备不时之需。
在西方国家中,皇甫江介绍,佩戴袖扣之风仍较兴盛的要数意大利。这固然由于意大利男士普遍注重仪容装扮,他们会舍得花一万多元买一件真丝衬衫,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植在他们灵魂中的家族感。他们的袖扣上往往刻着家族的族徽,或者是其家族名字的缩写。对他们来说,袖扣是他们家族认同的一个标志。而在英国,具有贵族意识的男士们也会佩戴袖扣,但整体装扮要保守一些:他们会穿一件纯棉衬衣搭配袖扣。
在中国,在白领精英男士之中,也渐渐兴起一股佩戴袖扣的风尚。“袖扣精致、优雅而含蓄,从实用角度它可有可无,但作为一种形式,却是美感的表现,可以说是一种信念。搭配得当,它可以起到提升品位、彰显个性的作用。”皇甫江说。
搭配技巧:
无固定规则得体为上
在皇甫江看来,无论是穿着西服还是唐装,都可以在露出的袖口佩戴袖扣。但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衬衫。法式衬衫是搭配正装西服的最佳选择。法式衬衫最重要的特点是双叠式的反袖,其次是双扣的高领。
选对了的衬衫,下一步就是得体地搭配袖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于死板的衬衣纽扣,袖扣无论在材质、工艺、款式、形状、颜色,甚至在档次和价格上,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就像女士千变万化的首饰一样,很难说有一个固定而清晰的规则。”他说。一个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是:除了个人喜好,要注意袖扣与整体服饰以及场合相搭配,此外,还应根据个人形象特征进行选择。
金属材质的简洁几何造型的袖扣,沉稳、搭配性强,但中规中矩、缺乏个性,适合低调、内敛的男士。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又怕失手,这种袖扣不失为一个稳当的选择。其中,方形适合硬朗的男士,圆形则更适合温和一些的男士。如果是体格魁梧的男士,应尽量避免小巧精细的造型,大一号的形状会显得更大气,反之,身形偏瘦小的男士,以精细造型较为合适。
至于镶嵌彩色宝石的、镂空雕花的,比较适合性格外向、活泼或张扬一些的男士。奇特、怪异的造型则不是一般男士的首选,更适合愿意标新立异的型男。还有一点,如果你有着细腻的皮肤,那么,打磨光亮精致、手工精细的袖扣是你的首选,相反的,如果你的皮肤粗糙、暗哑,略显粗犷的袖扣会更凸显你的男人味。
中国最早发明袖扣?
对于袖扣,人们普遍认为它起源于西方。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在欧洲是广为流行的男士装扮艺术之一。但皇甫江却认为最早发明袖扣的应该是中国人。
这要从袖扣的由来说起。在西方,人们普遍认为袖扣的雏形是一根联系袖口两侧的绳子。后来,他们认为普通的缎带已经不足以匹配如鲜花盛开般的漂亮袖口,于是用金银等贵重金属打造成一根细细的链子,两头则固定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扣子上,这就是袖链,其后趋于简洁实用的要求,袖链大多数转换为袖扣。但直到今天,袖扣的英文还是cuff link,以区别于cuff button,后者是指普通衬衣袖口的扣子。
而在我国,同样的固定和装饰方式却要出现得更早。皇甫江曾在云南省博物馆看到周代青铜臂甲上两侧有对称的开口,它显然也可能需要绳子或扣子之类的物件联结起来。“这与西方人所理解的袖扣来历不谋而合。”皇甫江说。
古董袖扣收藏:历史背景、质量、工艺水平三者并重
在中国,古董袖扣的收藏市场还未形成。但皇甫江预计,古董袖扣升值主要靠选对购入时间和类别,凡是精品,数量总会有限,不可再生,所以只要市场正常发展,就可升值。
目前收集古董袖扣的渠道有很多:拍卖会、珠宝行、古董街、跳蚤市场、二手店、当铺、网络……拍卖会一般是品精但价高,捡漏的机会小。珠宝行基本是供行家和圈里人寻宝的地方,需要了解行里的规矩和耐心的等待。而古董市场则需要冒风险和独具慧眼,但能更多地享受发现和寻觅的乐趣。
古董袖扣的收藏价值首先取决于历史和背景。如果曾经拥有名气辉煌的主人、或者与某种历史重大事件或特殊组织有关,那么袖扣就变成文物。如果拥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在世界各大拍卖行间碰碰运气。在西方这类袖扣颇受力捧,例如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就职典礼礼服上的袖扣,就收藏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尼博物馆研究院。另外,出身名门的贵族家徽袖扣也是收藏者和历史研究者的不二之选。
其次就是原材料的质量。对于在贵金属上镶嵌钻石、宝石、玉石、翡翠、玛瑙、珍珠、犀角、象牙、贝母、玳瑁的袖扣来说,其意义更接近高级首饰,所以质量要重于年份,瑕疵和成色不足都会造成价值的缺失。
最后当然还有工艺水平。由于袖扣大多比较细小,属于高精密的手工艺术品,所以,除去珠宝的品质和年份外,镶嵌的做工及质量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购买古董袖扣,不仅用作收藏和鉴赏,还可以经常佩戴出席各种社交场合,所以历史和背景、质量、工艺三者并重的古董才是最合适投资和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