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机舱外早春的茫茫云海,在碧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那般温柔浪漫。此次飞去美国,是因为受邀出席巨星云集的金球奖after party,此刻我激动的心早已飞到千里之外的洛杉矶,盼望着那个美妙的盛会。作为一个从中国走出而立足世界的珠宝设计师,我所付出的努力很幸运地都被大家看得到,而我也更想向所有热爱珠宝的人们,分享我对于珠宝的认知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珠宝背后的故事。
Grisogono 珠宝2007
原始社会里,族人用各式贝壳,甚至动物的牙齿来装饰自己,同时也用来区分他们在族里的不同地位;古罗马时期,由于珍珠的稀少,老百姓被禁止佩戴珍珠,珍珠只为王室所独有;清代帝王对翡翠的痴迷竟然也在西方掀起了“东方翡翠热”,一时成为西方达官贵人社名媛竞相抢购的收藏品。然而,珠宝又何止只定义为价值连城的稀有之物,传递内心深处的爱慕之心和背后非同寻常的故事,才真正赋予了珠宝生命。
每当我们面对爱情时,常规的逻辑定律总是不知去向,爱情成为了我们生命的血液,珠宝从古至今都传诵着爱情的宣言,而表达爱意,并不是只有用那些昂贵的材质才是唯一选择。比如古时候,情侣们就把心爱人的头发珍藏起来称为‘青丝’,以表思念之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贵重金属的奇缺,K金、铂金首饰显得更加珍贵,同时在设计上又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德国的巴尔豪斯把后现代艺术风格带到了珠宝历史上的新的舞台。玻璃、 塑料、铜、铝 、不锈钢等各种材质都纷纷成为欧洲珠宝设计师们的新宠。
20 世纪 的珠宝开始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非个性化的设计,运用不同的材料,连宝石镶嵌手法都无时无刻地变化着去影响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当然Modern Jewelry也从此成为展示个性魅力的新媒体。
星形胸针by Ernest Blyth 1963
一切从60年代开始
当英国的De Beers 在1961年开始了第一次国际首饰设计大赛,目的是为了继续促进和提高大家对Modern Jewelry的认识:对新材料,新设计的大胆尝试,对美的定义的创新,结合了从未见过的雕塑艺术、时尚、个性艺术、想象艺术,同时展示美丽!
60年代期间波罗可艺术风格在首饰领域的翻新,体现在大胆夸张的设计造型,生动丰富的金属表面处理;传统加工工艺的提高,如铸腊技术等,为戏剧化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一反传统对宝石的要求,各色的半宝石,特别是那些形体特殊未经切割打磨的材料成为个性抒发的最佳创作源泉。London、New York、Stockholm 和Tokyo这些新的艺术中心给Modern Jewellery提供了丰富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