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大师陈世英
主持人马骧:
这样定制的创作是不是比您自由创作更难?因为每个客人的要求都不一样,有的人挺难伺候,不是说你。
李辉:
其实我觉得我们都尊重他,都是他设计的,只不过在人体工学上稍微调整了一下。
陈世英:
我喜欢先跟客人谈天,看他穿的衣服,习惯,还有讲话的那个里边的内涵,从这个角度切入的话,往往都会达到他们的心意。如果是随便自己回来的话,可能就没有那种互动的一个感觉了,我觉得作为一个设计师跟艺术家的话,不应该有这样的一个态度。
主持人马骧:
如果经过沟通,因为您是创作者,客户是使用者,他就固执的认为我就要那样,但是他的观点和要求,和您自己创作的感觉是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陈世英:
对,这个情形其实有出现过,但是在这样的情况,大部分的这些客户都会迁就我的那个创作。
主持人马骧:
不是以客为尊?
李辉:
其实我觉得大家跟他接触以后,陈先生的人品和给人的感受,人都很尊重他。我看过在国际说,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紫色蓝宝石,那个拥有者说你可以把它带走吗,你想做什么都可以。那个价值很高,接近千万美金的原材料,就让他带走,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相信你。他的很多客人都是这样的角度和出发点。
主持人马骧:
面对这样的材质也会有压力?
陈世英:
以前会有,但是现在有的这种材质压力在哪里呢?在这个创作的过程里面,或者说是制造的过程里面,时间太长,这个就是一个压力。
主持人马骧:
时间太长了。最长的做过多长时间一件作品?
陈世英:
一件作品从开始到完成三年四年都有。
主持人马骧:
中间我想不是一直在做,而会停,也需要想一想。
陈世英:
对,常常有这种情况出现。
主持人马骧:
要换了我的话我会隔半个月给你打一次电话,陈先生,我那个作品怎么样了,两年了。我是比较心急。李辉接触这么多时尚界的事,包括珠宝界的创作者也不只陈先生一位,整体的感觉,除了钛的运用以及技法上的创新和水平达到比较高的层次之外,其它的整个行业的状况,比如大陆有没有这方面的设计师?两岸四地,香港、台湾、澳门怎么怎么样,跟国外的设计师比起来,是有差距,还是说有不同?
李辉:
其实中国有一个特别好的基础,就是传统里面的很多元素,但是也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难的一个点,就是说我们的传统的东西很多,有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入手,像有一个在迪奥工作的一个中国的男孩子,他j 高级定制部门的设计师。他觉得,他小的时候学了很多东西,但是他根本不知道怎么用。等到他真的去了国外,到那种有历史的公司,做这种制作的时候他才知道怎么用,用出来非常恰当。我觉得澳门是一个可以让人坐下来可以做东西的地方,台湾跟大陆比较像,他们有很多中国本身的传统的思想,爱好跟鉴赏的能力跟眼光都很有,但是比较难去有比较大的突破性的设计跟创作,因为还是有一定的拘束性。在香港比较好一些,因为眼光比较开阔,可以把各种各样东西混搭在一块。但是由于快速的发展,没有办法真正安定下来在一些技术的难点上面找到解决的方案,我想可能也真是,因为陈先生的工作在澳门,人经常在香港,然后在世界各地他有很多的去时间的投入,还有他自己可以安静下来去考虑一些事情,加上他本人的性格也是这样,所以我觉得他能够突破,在这样一个基础里面跳脱出来,让国际上对他的成就真的是没有办法不叹为观止。
主持人马骧:
在国际的创作里或者高级定制里,大概活跃着多少可以称之为大师的创作者?
李辉:
我觉得在珠宝的领域里面,甚至是钟表领域里面有一点点创作枯竭,这个枯竭的其实是一个新的材料,新的创作语汇跟新的科技的这样一种技术能力的使用,相互之间怎么去结合。因为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公司,百多年的历史,他当时成名也是因为有一个大师级的人吸引了皇帝,吸引了当时的贵族,马上他的东西被人传送开来。但是保持他的水准,在今天是用一种市场经营的方法推动他的产品,但是真正的设计,这种设计核心的东西,因为他没有办法走出从前的框框,所以他没有更多时间,以及材料方面的能力。
陈世英:
他们追求的是一个市场,而且他们设计的也是跟科技结合,因为手工做的有限,如果有科技配合他们就按照市场需要不断生产,所以设计师现在在特别的创作上受到市场的一个牵制。
主持人马骧:
这样的,而且我想是,这样的设计师他不是说按照既定的程序就能培养出来的,对吧?我们可以培养出律师、医生,但培养设计师很难。
李辉:
我没想到律师成为主持人,马骧,我们今天看到了这位年轻才俊。其实去年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公司的总裁来跟陈先生说,可不可以跟我们合作。我听了很高兴,因为这是一个大的有悠久历史的公司邀请他,我觉得很为他高兴。但是他的回答我更高兴,他说他要做自己的事情。
主持人马骧:
这种拒绝对您来说没有难度吗?
陈世英:
这个拒绝在我自己觉得,因为那个时候法国人来说,到现在为止还是以为他在这个珠宝设计、时装设计上还是顶尖的,但是因为他看到我们作品的时候,那种感觉完全改了。那我的拒绝就是说上帝很想做一个世界最好的一个东西,如果由我来设计,你们帮我们去生产的话,我看上帝也会鼓掌。所以我拒绝是用这种态度去拒绝。
主持人马骧:
我理解您这句话是留了一活口。
李辉:
其实我觉得在文化的交流里面,存在了很多的互相给予的活口或者通路。前两天在故宫看到一个展览,那是清朝的皇帝、皇后们的衣服,其实看到的配色还有手工的使用,还有他们的宝石,那种朝珠,加上一些像天使的皮肤一样的珊瑚珠,那是给皇帝戴的,你没想到那时候的天子可以用那种浪漫的颜色。他的服装的处理还有精细程度,我觉得真的在国外的高级定制服装也是在其中找了一点点的元素运用了一下而已。我总觉得有一些骄傲或者自豪感是应该有一个非常具体的落实点的,改善我们今天的不足,让我们真正好的东西可以为人类留下更多的记忆。
主持人马骧:
这样的工作除了说无法培养出来的大师之外,媒体的功效和功用也是很大的。
陈世英:
我觉得培养只是一个基础,但是能够引发他不断追求,还是有一些发自内心的一种个性。
主持人马骧:
您带徒弟吗?
陈世英:
有带过。
李辉:
有人要改行。
陈世英:
教学生也教过几年。
李辉:
香港大学。
陈世英:
对,但是现在很难看到一个能够有突破性的。但是我的个性就是有一个感觉,你学是不够的,你要跟这个大师去学,去生活,跟他一起看他生活的过程,然后回来自己再去把它抽象化。这样才有这个潜质。
主持人马骧:
我感觉出来了,其实还是要靠命运的一些安排才能达到的,确实这样,没办法。
李辉:
认命了似的。
主持人马骧:
我看从事艺术品设计这行是没戏了。李辉有没有想到改行,有一天我发现我对于某一行是上帝赋予我更好的能力。
李辉:
其实对于顺眼的东西带来你内心的欢喜是非常自然的,能有机会表达这种东西是非常好的事情。会不会有一天也会做一些什么,因为我见到的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很难出手,现在已经养成了眼高手低的习惯了。
主持人马骧:
除了比如陈先生的展览以及相关的节目之外,还有什么打算,在其他的领域或者说有一些什么样的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艺术方面的比较顶端的这种资讯或者体验?
李辉:
其实马上节目的12周年就到了,也希望能够跟媒体在大家的支持之下能够做一些相关的这样的艺术的展览,其实除了艺术之外还有工业设计,因为真正改变生活的质素,这些设计里面很多的内容都是跟大家伙息息相关的。因为中国走到今天,经历了那么多事其实非常不容易,每个中国人都付出了很多,我觉得如果能够为我们这个民族还是世界,说的有点大,能够做一点比较实在的事,我觉得那个是非常好的。
李辉:
一系列的合作在等着我们。
主持人马骧:
好,今天的时间差不多快到了,最后我看到很多网友,一开始说珠宝大师觉得很神秘,接下来的感觉是说这个离我们是不是有点远?想跟大家说一点我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每个人的工作其实都是很细致或者说很,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做很平常的重复工作,包括生活也是这样。但是重复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乏味?就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非常感谢您。
李辉:
谢谢。
主持人马骧:
关于这个展览以及更多资讯,欢迎大家登陆我们新浪网,为您提供更多的帮助以及您感兴趣的东西,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