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Luxury2.0 时代来了。
2.0的概念最初因电脑运用中的Web2.0而生。它强调参与而非单一的接收,注重分享而非个人体验。2.0是一个平台,它拒绝铁板一块、孤立疏离,它的个性因为大众的激发而存在。
应该不会有太多人认为2.0可以用来定义奢侈品。闪闪发光的它们永远高高在上:你不了解我,没关系,我本来就不对公众开放。甚至对那些付得起钱的顾客,仍旧需要足够的心理准备才有信心面对它:它来自法国还是意大利?有怎样传奇的开创故事?以何种系列最为著名?否则走进明亮光鲜的门店,他们只能面对冰冷的产品和同样表情的售货员,一脸茫然。这是奢侈品走近人们的最初方式,所谓的1.0世代。
但是近两年,情况已有所改观。店内装修彰显完全的品牌风格,LOGO和标志性设计无处不在;陈列的历代产品能让顾客了解大致的品牌史,如果有时间,顾客还可以流连于品牌图书馆????事实上,源于西方手工匠为王公贵族量身定制的奢侈品,其消费过程更多代表了个人情感、愿望及价值观的构成,注重拥有物对个人的意义。当中国人慢慢认识到这些,不再满足于为了炫富而购买奢侈品时,产品背后的意义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奢侈品牌开始通过文化展示、历史陈列和交流互动来培养自己的顾客。至此,奢侈品牌不再只是售卖产品,转而兜售理念。
了解了奢侈品的内o?和意义,走在最前端的中国人对奢侈品的看法又起了变化,随着奢侈品走进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希望奢侈品是忠实、可靠、体贴入微的,代表着完整生活的舒适性,而不是一种闪耀在外的光环。最新的奢侈品之家应运而生,奢侈品从此开始意味着另一种方式,叫做生活方案。
人为框定的三个阶段其实并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它是一个逐步演进、逐步完善的过程。但是从1.0到2.0,其间的区别则是完全清晰的。在此,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总结和实例,许给奢侈品消费一个光明的未来。
Luxury1.0:沉默的奢侈品
Luxury1.0时代,即奢侈品的产品陈列和单向售卖阶段。奢侈品往往陈列于高档商场的奢侈品牌专卖店里,采取单向售卖的方式,品牌与消费者几乎不发生互动,奢侈品售卖的过程极为简单:展示—观看—购买。
典型代表无疑是上海的南京西路。南京西路是上海高档商场的云集地,而这些汇聚了众多国际品牌的商场正是奢侈品在上海人眼中最初的形象代言,它们包括恒隆广场、中信泰富、久光百货、梅龙镇广场等。其中,名气最大的非恒隆广场莫属,众多世界顶尖品牌在恒隆开设专卖店,有些品牌在中国内地的首家专卖店或旗舰店就落户于此,足见恒隆广场在世界奢侈品牌心目中的地位。
这座浦西第一高楼高居上海最繁盛的商业汇点,共66层,楼顶巨型灯光,高耸入云,与繁华旺盛的上海夜色互相辉映,成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标志。恒隆从B1到5层都是商场,其中一层更是世界级名牌的走秀场。
走进恒隆宽阔华丽的一个大厅,没有人流扑面而来,也没有服务小姐向你问好,一切默不作声,所有品牌的专卖店静静坐落在几十米开外。或许你会有些犹豫甚至迷惑,接下来,我要做什么?也或许你有确定的目标,于是径直走进某柜台,要一款川久保玲的最新设计,或者订一只贝嫂新上身的鳄鱼皮手袋。而你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告诉小姐你要哪件,然后掏出银行卡,输入密码,一切就结束了,中间你或许还会听到几句“这是我们的最新款”或“这是全球限量版”这样的介绍。此种售卖方式通常将顾客默认为两种:一种是只认识品牌和价格,其他一概不知也没兴趣了解,只是为了把一件万元的家什穿上身以显示富有;另一种是对品牌了如指掌,使用奢侈品牌只是种习惯,所以无需在购买时浪费时间。
事实上,随着中国尤其是京沪穗等大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新富”阶层已然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新富是个比70年代生人和中产阶层听起来更柔软更低调的代名词,但却更有资本,他们是一群刚刚通过自身奋斗拥有了财富并急于享受的人。新富有高消费、高学历、高感度——也就是所谓的3H,即highconsumprion、higheducation、highsensibility的英文缩写。其中,高感度是指:高科技和新产品的最先尝试者,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者和创造者,比如热情积极的参与社会公益事务,喜欢发表观点的意见领袖。他们不是只问价格不问内容的单纯炫富者(当然有时也有炫富的成分),也不像阿汤的女儿苏瑞那样是生来的奢侈品用户,他们在慢慢开始消费奢侈品,希望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希望它们符合自己价值追求。需求变了,奢侈品的单纯产品售卖方式也必将随之改变,进入新的纪元。
Luxury1.5:传递和分享
Luxury1.5 时代的奢侈品牌不再单纯售卖产品,它们通过文化展示、历史陈列和与消费者的交流互动开创了奢侈理念售卖的新纪元。此时,奢侈品牌开始在产品销售中融合品牌故事,突出自身特色,定期举行会员沙龙、设置品牌历史图书馆、经常性为顾客提供新品咨询,从而培育自己的忠实消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