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6年、万倍涨幅……日前,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播出“疯狂的黄龙玉”节目后,使得一种小名叫做“黄龙玉”的石英质玉进入到普通大众的视野里。“一石激起千层浪”,黄龙玉是玉还是石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炒作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玉文化正接受挑战。而业内人士也纷纷表示,这里面“门道”太多,投资有一定风险。新入门的藏家玩不好就会陷进去。
价高而无市
万倍涨幅涨在了零售之前
在春拍结束的一个月时间里,本已趋于平静的收藏领域刮起了一阵“炒作”风。半月前,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播出节目“疯狂的黄龙玉”使得一种小名叫做“黄龙玉”的石英质玉进入到普通大众的视野里。街头巷尾热议中,最著名的一夜暴富的“段子”,莫过于一个三轮车夫用300块钱起家炒黄龙玉,仅仅5年的时间就成了千万富翁。
“现在一件10万元以上的货,以前也就几千元钱。这里面这么大的天然水草花,一万个中间也不一定有这样一个。”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的一位经营黄龙玉的店主指着一块巴掌大的黄龙玉摆件得意地说。记者在这里看到了犹如中国传统水墨画一般的“水草花”,也看到了各种质地通透的黄龙玉挂件。据介绍,黄龙玉在这里的销售情况远远不如原产地云南火爆,价格偏高的黄龙玉更是处于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而且黄龙玉在商人之间炒得厉害,批发商批给商贩,价格在涨,而商贩卖给顾客卖不上价,涨钱涨在了零售之前。
这位店主是2004年最先经营黄龙玉的一批商家中的一员。他介绍说,当时自己主要卖树化玉,去云南瑞丽上货时偶然发现了黄龙玉,然后果断地囤了两车。回忆起当年,他有些惋惜:“真是200元一大车,最高也就500元,还是老坑的,质地真好。现在这么一车200万元都上不到货,当时应该再多囤一点。”黄龙玉早在5年前就在云南火起来了,但是在北京,2008年以后才开始涨价,幅度很小。直到今年3月份以后,一天一个价。而且现在,籽料比成品还贵。籽料就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玉石原料。原生矿经地震、风化、雨水等作用,被冲入河道,受到河水的长期冲刷,形成了表面光滑温润的籽玉。
长期在潘家园为市民做鉴定的北大宝石鉴定中心的杨牧人说:“我最早发现黄龙玉的时候就是6年前。黄龙玉在商场里卖,非常便宜,人们也就问问,过不了几天就撤了柜台,然后又在其他商场摆台卖,在展销会上也会见到,直到这几年才火起来,成交的价格也是挺可怕的。3年前我看到过拳头大的一块黄龙玉,透明的带水草花的,400元我还觉得有点贵,现在得十几万元。今年我看到了一块,跟几年前的比起来差多了,我觉得1000元也差不多了,老板说最低也得1.2万元。我绝对没想到。”
提起几年前的黄龙玉,潘家园旧货市场副总经理师俊超介绍说,它刚出现在市场时,便宜到原料被大量买走,让学徒用它学着雕一些东西,因为黄龙玉漂亮而且便宜。几年前三四百元的料都好极了,里面的水草花漂亮极了。这两年炒到一块上万元,质地也一般。
投资有风险
暴涨之下或成“垃圾股”
黄龙玉的暴涨让人想起了几年前同样发生在云南的“存钱不如存普洱,买店就买茶叶店”的过山车般的普洱茶市场状况。2005年开始,投机牟利机构疯狂买进普洱茶,导致普洱茶暴涨。2007年1月之后的3个月,投机盘连续套利,普洱茶身价狂跌,直至现在依然有业内人称,2007年普洱茶神话破灭后,市场上所留下的大量存茶至今未消化完。
关于黄龙玉,之前就有媒体报道称,2009年开始,东莞、深圳、番禺的游资持续流入黄龙玉市场,掀起了价格上涨的高潮;浙江商人随后加入投机行列中来,资金数额更大,一人多则上亿元。珠三角游资占据了本轮黄龙玉炒卖热潮的半壁以上江山。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总经理董国强表示,此次黄龙玉暴涨的根本原因就是热钱太多,现在遇到楼市新政,股市也低迷,很多闲散资金没有地方用了。与之前炒兰草、普洱茶一样,主要跟流动资金的炒作有关。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明更是笑称此次炒作就是“社会财富再分配”而已。
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姚政把此次对黄龙玉的炒作定义为“炒股模式”:“真正好的玉器就是贵,贵的情况下就有人在寻找新的突破口,就要考虑买的玉料要便宜。很多人又急于进入这个市场,趁着大家在不懂的情况下抬高价格。现在整个市场是混乱的,这种混乱的状态已经误导了无数人。这种炒作像炒股票似的,跟股市中的拉高出货等道理都是一样的。普通大众不懂这些,最容易被欺骗,暴富心理害了很多人。买黄龙玉和买古董是两回事,买古董无非就是贵一点和便宜一点的道理,但是黄龙玉不一样,可能是个垃圾股,需要衡量一下再决定要不要购买。”
就连接触了黄龙玉6年的商贩都表示,玩黄龙玉的门道太多,有新坑的、有老坑的,还有一些会褪色,有些会起绵……他们更表示,自己玩了这么多年还慢慢学着,新入门的藏家玩不好就会陷进去。